做学者身边的出版专家

便捷、安全、高效

李编辑:15265072852(微信同号)

刘编辑:19953055284(微信同号)

跨界合作开启青少年考古启蒙新篇章——《爸爸的考古笔记》上海书展新书亮相

2025-08-19 17:11:22 次浏览

2025年8月13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博物馆在上海书展联合举办《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绘本·爸爸的考古笔记》新书发布会。双方领导、文博专家、创作者及百余名读者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聚焦青少年考古科普的创新成果诞生。

深耕“博物馆+绘本”,跨界融合赋能文化传承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王雪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依托高校的综合性出版社,始终致力于“以多样化出版形式回应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自2023年与上海博物馆合作《江南奇遇记》以来,双方不断深化”专业与传播”的互补优势:上博提供深厚的学术资源与文物实证,出版社则承担”专业知识大众化”的转化使命。《爸爸的考古笔记》正是双方共同探索“如何以儿童视角传递科学精神、融合文化传承”的结晶。

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副主任冯炜进一步阐释了十年坚守的”博物馆+绘本”理念:“我们的目标是让深奥知识可亲可近,让走进博物馆成为生活方式。”她介绍,该书延续“专业铁三角”模式——由上博专家严守学术性、出版社把控儿童语言表达、创作者进行视觉转化,最终打造出“一座可带回家的博物馆”。

以童趣解锁千年文明,游戏化设计点燃探索热情

本书以青龙镇考古真实发现为脉络,创新性采用三大设计:

叙事创新:通过”父女对话”视角,带领小读者沉浸式体验考古现场;

强互动游戏:设置”涂一涂””找一找””小小策展人”等环节,将动手实践与知识启发结合;

展厅联动:书中文物均对应上海博物馆东馆”考古上海”展厅实物,形成”绘本阅读-实地寻宝”闭环体验。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戎静侃副研究员在后续的分享中,以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数十万片贸易瓷片、北宋隆平寺塔基地宫发现的舍利函等实证,揭秘了该书细节背后的真实考古笔记。青龙镇作为唐宋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其考古发现印证了上海‘江海通津’的历史基因,而绘本正是孩子们理解城市根脉的钥匙。

从“纸上考古”到文化自信,科普出版践行育人使命

发布会特设“考古猜猜猜”互动环节,由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黄翔与绘本创作者徐旭峰带领小读者体验考古推理乐趣。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辨识文物特征、拼接历史线索,在游戏中深化对考古知识的理解。

王雪社长表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将持续秉持“传播知识、传承文化、传递梦想”宗旨,推动科普出版创新。冯炜副主任亦透露,双方第八本聚焦“文物保护”主题的绘本已在创作中,未来将继续拓展文博童书矩阵。

《爸爸的考古笔记》不仅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博物馆跨界合作的里程碑,更标志着青少年科普出版从“知识灌输”向“儿童本位”的深度转型。它以考古为媒,将唐宋砖瓦下的上海文明根系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童年探索,让文化传承在游戏中扎根新生代心灵。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上海博物馆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基于上海博物馆东馆“考古上海”专题展的研究成果创作完成。青龙镇遗址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重要发现,见证了上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独特地位。绘本以“爸爸的考古笔记”为线索,通过父女之间生动的对话串联知识与情感,引导读者走近一座沉睡千年的古镇,探寻它的辉煌与衰落。从一层层地层的挖掘,到一件件出土的文物,读者将在故事中理解“何以上海”,感受到城市深埋的文化根脉与精神底色。这是一本适合全家共读的城市考古启蒙绘本,也是一段关于历史、城市与童心的温暖旅程。

关键词:

热门文章/ Popular articles

15265072852

19953055284

客服service

售前售后全程支持

李编辑微信二维码

刘编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