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者身边的出版专家

便捷、安全、高效

李编辑:15265072852(微信同号)

刘编辑:19953055284(微信同号)

探索生态文化之道:地大老师六年之后再出新作《锦绣山河》

2025-08-19 16:52:59 次浏览

伴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华文历时六年的积淀,出版评论专著《锦绣山河:生态文化阅读手札》(以下简称《锦绣山河》,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5年7月)。这部20余万字的著作,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凝聚着他对生态文化与文学的新思考、新探索。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陈华文,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生态文化与文学评论研究,在这一领域深耕不辍。2019年,他就出版了《山河气韵:书香视野中的生态文化》,还获得了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项目资助。此后,他对于生态文化与文学的阅读与思考并未止步,六年之后出版的《锦绣山河》,算是《山河气韵》的“姊妹篇”。
 

《锦绣山河》由51篇生态文化与文学主题的阅读笔记、言论和随笔组成,分为“生态文化观察”与“生态文学品鉴”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与现实为经纬,揭示生态问题与文明演进的深层关联,从“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到当代生态实践,展现“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逻辑;第二部分聚焦文学作品,通过文本细读挖掘生态智慧,分析当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气象与情怀。

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认为,《锦绣山河》跨越古今、贯通理论与实践,既是一部生态文化的评论专著,更是一份书写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精神答卷。《锦绣山河》的亮点在于提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学恰似根系与枝叶”的创新性观点。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学深扎的土壤,生态文学是生态文化蓬勃的表达,二者在文明演进中彼此滋养,共同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谱系。

在当前生态文学创作数量激增但质量参差不齐,评论界存在浮泛化倾向的背景下,《锦绣山河》坚持文本细读与社会文化分析相结合,倡导文艺评论者应成为 “知识的探险家”,兼具生态学、哲学等跨学科视野,以独立思考精神穿透表象、触及本质。书中对一些当前出版的生态文学作品停留在表面赞美或生硬说教的现象提出批评,呼吁构建有深度、有温度的生态文学评论体系。

人民文学奖得主、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陈国栋认为,《锦绣山河》倡导“理念—表达—传播”的闭环思维,对推动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文学创作具有现实意义,该书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命题的回应,也是将个人阅读与全民阅读推广相互融合的力作。

据悉,陈华文不仅长期坚持开展生态文化与文学评论,在生态文化视觉叙事方面也大胆创新,带领学生成立山河网络工作室,不仅要把生态故事写出来,还要画出来,形成特色鲜明的“山河”系列绘本。《锦绣山河》中的部分精美插画,均出自团队成员之笔。陈华文说:“生态文化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远征,未来将继续记录时代变迁,回应现实关切。”

关键词:

热门文章/ Popular articles

15265072852

19953055284

客服service

售前售后全程支持

李编辑微信二维码

刘编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