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风渐起。9月20日下午,以“童年的记忆,岁月的回响”为主题的《太阳落在了哪座山》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分享会由青年诗人葭苇主持,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与著名作家梁晓声围绕作家如何书写童年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活动伊始,作家乔叶表示,尽管自己写了很多本散文,但这本新书《太阳落在了哪座山》是她唯一一本以童年为主题的散文集。正是因为编辑的诚恳约稿,这本书才有了面世的可能。她在回望自己的童年时,写到了乡村、写到了土地、写到了土地上的亲人,很多事情在她经历的时候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只有经过漫长的岁月,回头再看,才会豁然开朗。这也是她要写下自己童年的动力所在。
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这是一本很有温度的书。他坦言自己骨子里很喜欢农村——一脚迈出门槛是踏在地上,呼吸到室外的空气,甚至隔着窗就能看到雨滴是如何洗净院中树叶的。文学对人的养育,其实是在成长过程中使心灵变得更柔软、对他人多一些观照。作家的温度尽管是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但实际上这种温度源自作家的内心。一个作家写作的周期究竟有多长,与对他者的关怀与悲悯持续多久有密切的关系。作家梁晓声认为,乔叶的《太阳落在了哪座山》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这种普世的悲悯情怀。
当主持人葭苇谈起童年的经历对作家本人性格的影响时,作家乔叶认为童年的生命经验为她的写作打下了精神底色,而现在写下的童年既有虚构的成分,又有非虚构的成分。在虚构的过程中,自己后天的认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这本书中书写的童年某种意义上是重新构建的一个童年。
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这是一本很有温度的书。他坦言自己骨子里很喜欢农村——一脚迈出门槛是踏在地上,呼吸到室外的空气,甚至隔着窗就能看到雨滴是如何洗净院中树叶的。文学对人的养育,其实是在成长过程中使心灵变得更柔软、对他人多一些观照。作家的温度尽管是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但实际上这种温度源自作家的内心。一个作家写作的周期究竟有多长,与对他者的关怀与悲悯持续多久有密切的关系。作家梁晓声认为,乔叶的《太阳落在了哪座山》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这种普世的悲悯情怀。
当主持人葭苇谈起童年的经历对作家本人性格的影响时,作家乔叶认为童年的生命经验为她的写作打下了精神底色,而现在写下的童年既有虚构的成分,又有非虚构的成分。在虚构的过程中,自己后天的认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这本书中书写的童年某种意义上是重新构建的一个童年。
主持人葭苇在现场特别邀请本书的责编郭良忠谈如何看待“我们小时候”这一系列大作家写童年。郭良忠表示,“我们小时候”系列丛书最早由99读书人于2013年策划出版,时至今日已过十多年。这一系列自推出以来品牌越发响亮,一直秉承着传递童年美好记忆与温馨故事的理念,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高品质的文学阅读体验,累计发行量超50万册。在他看来,大作家写童年散文并不仅仅是把童年的故事写下来,而是作家成年后,用自己的文学经验和生命经验将童年的故事进行了文学的逻辑梳理,让作家用成熟的写作经验与童年这一主题碰撞出新的火花。
临近活动结束,主持人葭苇为大家分享了一段她自己创作的关于童年的音乐《六月果实》,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活动结束后,作家乔叶与梁晓声为现场读者签名,并合影留念。此次活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京东图书、北京SKP RENDEZ-VOUS共同举办。
15265072852
19953055284
客服service
李编辑微信二维码
刘编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