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著名作家、百花文学奖得主王开岭携新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走进沈阳工程学院,以“精神明亮的人——关于读书、审美和精神成长”为主题,与现场的300名师生共赴一场思想盛宴。
当天活动由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共青团沈阳工程学院委员会、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辽版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程长辉,副馆长冉曙光,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张国际,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社长兼总编辑王维良,辽宁辽版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勇等领导出席活动。
作为国内人文思想领域的重要写作者,王开岭的分享聚焦阅读对个人审美的滋养与理想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既有深刻的思想洞见,也有温暖的人文关怀。讲座伊始,王开岭引用美国作家梭罗的名言——“阅读是构建精神的骨骼、灵魂的血肉”,阐明阅读之于精神成长的核心意义。他坦言:“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与爱过的人,而阅读,正是为这份气质注入厚度与温度的关键。”
随后,王开岭对“理想的生命类型”进行系统阐释。他认为,真正的阅读可以用于塑造理想的生命类型:其一是培育“头脑合格者”。他强调通过阅读形成独立思想与科学精神,保持思想弹性,建立多元价值观认知系统。其二要培养“性情温美者”。他提出教育应该注重构建自然、人格、艺术的三维审美系统,从而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其三要锻造“有行动品质的理想主义者”。王开岭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与改革开放建设者用信仰照亮前路的故事为例,阐述理想主义对人生的意义。他强调,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在时代洪流中坚守人性的温度,让每个当下都成为精神明亮的注脚。
互动交流环节中,一位听众动情分享了自己14岁初读王开岭作品时的内心触动,以及在现场见到作者的激动心情,真挚的表达引发全场共鸣,场面格外动人。还有多名听众向王开岭请教了读书、成长中的诸多困惑,王开岭一一耐心解答。
在浓浓的书香中,这场持续两小时的思想碰撞落下帷幕。在此次沈阳校园行活动中,王开岭还与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市第二中学的学子们现场对话,分享他多年来的思考、阅读与写作历程。
以文学关照现实,用阅读锚定思想。这场发生在深耕人文的写作者与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之间的“心灵对谈”,唤醒了当代人对精神成长的珍视与追求,让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更加坚定的守住内心的明亮,活出有温度、有厚度的人生。
15265072852
19953055284
客服service
李编辑微信二维码
刘编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