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者身边的出版专家

便捷、安全、高效

李编辑:15265072852(微信同号)

刘编辑:19953055284(微信同号)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蒙药本草》弘扬传统医药精粹

2025-08-29 14:13:17 次浏览

8月27日,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弘扬传统医药精粹 传承文脉典籍智慧”蒙医药图书出版专业特色品牌宣传推介会在2025北疆书展现场举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韬奋基金会理事会理事长刘伯根,吉林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强,华龄出版社社长周宏,内蒙古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周香荣,内蒙古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亚东等出席活动。推介会旨在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动蒙医药图书出版工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质的蒙医药图书发挥更大价值,真正实现以文化传承促健康福祉的美好愿景。

活动包括“溯源・四十年的守护之路”“深耕・每本书都扎根大地”“对话・解码中国蒙药本草”三大环节,通过三方对话,揭开了《中国蒙药本草》这部蒙医药典籍背后的创作初心、编撰艰辛与文化价值。

对谈环节,谈及编写《中国蒙药本草》的初衷,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蒙医药专家、该书作者布和巴特尔表示,蒙药材的记录大多分散在文献典籍中,加上地方用药差距大的问题,行业内大家急需一部全面系统收录蒙药材资源的图书。“2014年我们成立了编写团队,组织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等机构的 20 余位专家,走遍了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八省区,走访当地名老蒙医记录用药习惯,采集标本,经过反复考证,历时8年时间,完成了这部书稿。”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斯琴巴特尔认为,《中国蒙药本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搭建了蒙药材科学评价体系,通过整合了蒙医药典籍记载与现代药理研究,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统一参照。二是在教学方面助力人才培养,书中“基源-炮制-功效”的标准化表述,成了院校和师承教育的范本。三是临床方面,医生可依据书中明确的产地、炮制工艺精准用药,传统经验有了科学支撑。四是推动了蒙医药标准化,为相关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厘清易混品种分类争议,构建全产业链标准,推动蒙药从经验传承走向规范,助力其走向更广阔舞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阿如罕坦言,该书出版过程颇为不易,收录的蒙药资源规模是空前的,共收载1392个蒙药品种,并且每个品种都设立了16项标准化著录项目,还附有1600余幅墨线图。“这样一部沉甸甸的书稿背后,是超乎寻常的编辑校对难度,全书三审三校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仅在蒙古文、汉文、拉丁文索引的编辑校对,我们进行了23版修改。”

40余年来,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扎根北疆,打造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的蒙医药图书出版品牌。截至目前,已出版蒙医药图书1000余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30项,《蒙医药学注释大辞典》《蒙药学家罗布桑学术著作大成(蒙古文,6卷)》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蒙古族历史文化经典文库·医药系列(蒙古文,30分册)》《国医大师巴·吉格木德学术著作选集(蒙古文,9卷)》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同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等数十种图书荣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构建起 “学术 + 古籍 + 科普” 的三维出版格局,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蒙医药图书专业出版机构。

关键词:

热门文章/ Popular articles

15265072852

19953055284

客服service

售前售后全程支持

李编辑微信二维码

刘编辑微信二维码